欢迎光临台北新闻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23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试点城市公布,北京、天津等入围



作 者丨李德尚玉,雷椰

编 辑丨朱益民

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绿色低碳,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部在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公布了全国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全国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包括:北京市门头沟区、通州区、延庆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秦皇岛市、保定市、雄安新区,山西省长治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辽宁省大连市,吉林省长春市、延边州,上海市崇明区,江苏省扬州市,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福建省福州市、龙岩市,江西省九江市,山东省威海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湖北省十堰市,广东省深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海南省海口市,重庆市綦江区、潼南区、两江新区,四川省成都市、广元市,贵州省六盘水市、铜仁市,云南省曲靖市,陕西省铜川市、商洛市、西咸新区,甘肃省白银市,青海省西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在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发表致辞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深化气候投融资、低碳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等试点工作。持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国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布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核心聚集区,面临着气候风险带来的挑战。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挑战,采取了系列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

2023年8月,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下发《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到2025年,优先遴选一批工作基础好、组织保障有力、预期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试点城市先行先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纳入试点城市重点工作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机制基本完善,重点领域适应行动有效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经验得到有益探索。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议题,不仅对我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影响,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潮流所向、大势所趋。”刘炳江进一步表示,当前,我国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有关部署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同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评估机制。

什么是气候适应型城市?

气候变化给全人类带来生存挑战日益严峻,国际社会纷纷建设韧性城市,以应对气候风险带来的挑战。中国也正积极进行着韧性城市实践,其中,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成为提升城市应对气候风险的重要方式。

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够有效应对暴雨、雷电、强风、雾霾、高温、干旱、沙尘、霜冻、积雪、冰雹等恶劣气候,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正常运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安全相对可靠的城市。

气候适应型城市是城市面对气候风险的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明确,到2030年,试点城市扩展到100个左右,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经验得到有效推广并进一步巩固深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广泛普及,城市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经验得到全面推广,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气候适应型城市如何建设?

北京柠檬树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友绿CEO黄俊鹏认为,从当下的社会条件来看,气候适应主要挑战是应对极端的气候事件。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深入探讨这一领域时,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首先,住建领域无疑是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关注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在节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能效提升等方面表现。其次,交通领域,在应对内涝等挑战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优化交通系统的设计和布局,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交通的影响。

作为一个气候适应型城市,需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协同工作。这涉及多个层面的政策制定与协调。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工作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零碳建筑提升城市气候韧性?

“在绿色建筑基础之上,应该要更进一步实现低碳乃至零碳建筑。”黄俊鹏表示,建筑碳排放降低有助于延缓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是气候适应的表现。去年7月,住建部发布了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推动建筑领域减碳目标分解落实。

黄俊鹏进一步提到,住建部当前也在积极推进零碳建筑的相关标准制定工作。然而,这一工作还未与气候紧密相关,“在行业层面,友绿与清华大学积极推动并参与编制了《气候积极建筑设计标准》,这是国内首个以气候积极适应为核心的建筑设计标准。”他认为,绿色建筑是住建部的一项工作,但如今拓展至零碳与低碳领域,便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这无疑是一个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挑战。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董丹林

21君荐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台北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来源:央视军事台湾购买的美制M1A2T坦克,被台媒吹嘘为 所谓“地表最强战车”,真的吗?专家分析:痴人说梦!首批38辆M1A2T坦克抵达台北港据报道,15日,台湾向美国购买的首批38辆M1A2T坦克抵达台北港。有台媒称“这是时隔30年,台陆[全文]
    2024-12-24 02:08
  • 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烟花秀12月8日下午,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在福建泉州,进行《红帆》艺术白天无人机烟花表演的途中,大量无人机掉落地上或坠入海中。现场观众林女士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当天演出现场风很大,但无人机突然如雨点般坠落,应该不是天气因素[全文]
    2024-12-10 02:09
  • 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各地都有哪些舌尖上的民俗?下面就去先睹为快。江西乐安:相聚一堂腌霉鱼 生活红火年年有余大雪节气,正是正是腌制腊味的好时节。在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村民们相聚一堂张罗起了腌制霉鱼。乐安霉鱼,因其腌制后的[全文]
    2024-12-08 02:04
  • 台北101大厦台媒近日报道称,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要求台湾交“保护费”的同时,由于岛内少子化问题日益严峻,台军志愿役人力“严重匮乏”,军方只能从义务役士兵中,分拨人力到“主力部队”填补缺口。台湾联合新闻网曾报道,台当局防务部门2025年度预[全文]
    2024-12-01 02:0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台北新闻网 tw.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