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台北新闻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13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

多国释放战略储备难解供需矛盾 国际油价震荡冲击世界经济复苏

国际油价震荡冲击世界经济复苏(环球热点)

近期,国际油价波动剧烈。3月上旬,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和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冲向每桶130美元的历史高位,随后又大幅回落至每桶100美元左右。近日,国际能源署(IEA)部分成员国宣布释放石油战略储备,推动国际油价出现下跌。尽管如此,当前油价与2021年年底相比仍处于高位。

专家指出,释放石油战略储备能在短期内抑制油价上行,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市场供需矛盾。在地缘政治冲突未解、主要产油国不显著增加产量、经济复苏拉高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国际油价或将继续高位震荡,给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增加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多国释放战略储备

当地时间4月7日,IEA宣布,其成员国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释放1.2亿桶石油战略储备。这是IEA一个多月来第二次宣布释放石油战略储备。3月初,该机构宣布释放6000万桶石油战略储备。

美国总统拜登3月31日宣布,未来6个月将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中每天释放100万桶石油、累计释放1.8亿桶,以应对目前供应短缺、油价高企的局面,并称这是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石油储备释放。其中,6000万桶计入IEA宣布释放的1.2亿桶中。据悉,这是美国半年内第3次宣布动用战略石油储备。2021年11月,拜登政府宣布释放5000万桶。今年3月,白宫宣布禁止俄油气进口之际,又释放出3000万桶。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8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韩国决定释放723万桶石油储备,这是韩国迄今在这类国际举措下的最大释放量。上月,韩国已承诺释放442万桶石油储备。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7日,日本宣布将从民间和国家储备中释放1500万桶石油。这是日本首次以担心供给不足为由释放国家石油储备。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引发油价飙升,引发金融市场剧烈动荡。3月上旬,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大幅拉升,最高逼近每桶140美元的高位,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最高也超过每桶130美元,两大原油期货价格双双刷新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值。

据路透社报道,IEA此前曾预计,自4月起,国际市场将日均减少300万桶俄罗斯原油和精炼产品,动用紧急储备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缺口。近期,随着美国等多个石油消费国宣布释放石油战略储备,国际油价回吐部分涨幅,但连日来两大原油期货价格仍站稳在每桶90美元以上,与2021年年底的油价水平相比,处于明显高位。

供需矛盾仍然存在

本轮高油价明显受到地缘冲突因素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崔守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生产国。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拉拢西方盟友不断加大对俄制裁力度,试图将俄罗斯排除出国际能源市场,增加了市场对能源供应的担忧情绪,造成国际油价走高。

“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动荡加剧,是造成当前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能源研究项目主任潜旭明向本报记者指出,2022年初,利比亚、尼日利亚、厄瓜多尔、土耳其等国相继出现突发性供应中断,收紧了市场供应。伊核问题久拖不决、沙特石油设施遭也门胡塞武装袭击、俄乌爆发冲突等因素,使全球能源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一段时间以来,美西方对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国的制裁举措,进一步加剧全球能源及金融风险。

从更长的时间线来看,本轮高油价延续了2021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上涨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年涨幅超过55%,创下12年来最大年度涨幅;布伦特油价一年上涨超过50%,创下5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潜旭明向本报记者指出,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欧美多国解封,工业生产和交通恢复正常,带动国际油气需求激增。但是,在疫情中遭受巨大打击的能源企业尚未完全恢复产能,加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即“欧佩克+”继续保持缓慢增产步伐,导致原油供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据外媒报道,“欧佩克+”日前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原定适度增产计划,将5月的月度总产量上调日均43.2万桶,拒绝了美国等石油消费大国加速增产的呼吁。

崔守军指出,在国际社会推动碳中和、发展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出于经济利益考量,“欧佩克+”对大规模增产并不积极,美国页岩油气公司也不愿响应政府的增产要求。供应端乏力,国际原油市场供不应求现象将继续存在,使国际油价维持高位态势。

“放储”抑价效果有限

美国等IEA成员国大规模“放储”,抑价效果能持续多久?各方对此持谨慎态度。

“从短期来看,释放战略储备无疑会为油价降温。但从中长期来看,‘放储’的影响恐怕有限。”崔守军指出,美国等IEA成员国目前的“放储”量并不能弥补俄罗斯留下的市场缺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据外媒报道,4月11日举行的欧盟成员国外长会讨论了对俄罗斯能源实施新一轮制裁的问题,但最终未能作出决定。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警告欧盟官员称,制裁俄罗斯石油可能引发“创纪录的灾难”,每天可能高达700万桶的石油供应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彭博社指出,部署战略石油储备“武器”总会有风险。从历史来看,效果优劣参半。任何储备油的投放都可能以交换而非出售形式进行,炼油商不得不承诺置换未来几年的原油,还要多还一些作为利息。长期来看,它们从市场汲取的原油比投放的还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月美国“放储”5000万桶中的64%通过互换交易完成。这意味着2022年至2024年的部分石油仍需归还战略石油储备,将对中长期原油价格构成支撑。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日前宣布的1.8亿桶“放储”计划,将使美国石油储备降至1984年来的最低水平。阿联酋迪拜国民银行市场经济学研究高级董事爱德华·贝尔指出,长期看来,美国如此大规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存在风险”。如果石油市场的结构性供应缺口持续更长时间,美国石油库存减少可能会促使油价在今后一两年上涨。

“目前来看,俄乌冲突解决前景仍不明朗,加之原油大规模增产困难、美西方持续制裁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次油价高位徘徊时间或更持久。”崔守军指出,油价高企将加剧通胀压力,抬高工业生产成本,给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带来更多风险。从中长期看,能源转型仍是全球共识。油价高企及其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将倒逼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推进新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步伐。

“当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及碳中和潮流使油气供应从过剩变为短缺,国际油气市场从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国际油价仍存在继续上涨的可能。”潜旭明指出,为稳定国际油价、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在释放战略储备、逐步恢复油气产量的同时,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动经济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此外,国际社会要积极劝和促谈,缓解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油价高涨。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台北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新华社巴黎12月12日电(记者李文昕)日前在法国巴黎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法国“网红”经济创收近65亿欧元,约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16%。这项研究由印度科希伦特市场洞察公司开展,共调查了约30万名法国互联网内容创作[全文]
    2024-12-14 02:01
  • 当地时间10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表示,将退出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今后将专注于个人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通用汽车公司称,考虑到扩大业务规模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将退出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停止为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Cruise[全文]
    2024-12-13 02:01
  • 据德新社14日报道,以色列9月份对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区”发动空袭,一个多月后,以色列军方宣称,以军在那场空袭中打死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空军“部队的指挥官萨默·阿布达卡(SamerAbu-Daqa)。以军称打死哈马斯“空军“负[全文]
    2024-10-16 02:12
  • 新华社快讯:黎巴嫩真主党17日发表声明说,当天有3人因传呼设备爆炸而死亡,另有大量人员受伤。此前报道黎巴嫩多地现爆炸事件:多人手持寻呼机被引爆,数十名真主党成员受伤(央视新闻)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9月17日,黎首都贝鲁特南郊发生爆炸事件,[全文]
    2024-09-18 02:18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台北新闻网 tw.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